• CSPO+A-CSPO直通车
  • 敏捷领导力(CAL E+O / ALJ)认证培训
  • Five_reasons_three
  • Hardware-agile-practice-20231012
  • Clp_20220108
  • A-CSM 国际Scrum联盟认证 ScrumMaster
  • CSM A-CSM一站式培训
  • CSM CSP CAL CSPO CSD CST CEC CTC
  • ShineScrum捷行出版书籍
你靠谱吗?看看“价值观”究竟有多重要

你靠谱吗?看看“价值观”究竟有多重要

张璇(ShineScrum学员)


在参加完JimWang王军老师的两天培训后,回到家忍不住写了这篇文章,再一次剖析Scrum团队中的五大价值观,这不仅是敏捷团队的合作基础,更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础,不禁想起了一个流行词“靠谱”!
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不靠谱”成了一个流行词。这个略带调侃,又充满贬义的词汇,究竟意味着什么?而什么样的人又是“靠谱”的人?

这是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案例。很多年前,我们曾在天津梅江地区做一个工程项目,有一个和我们合作的伙伴,约定好早晨9点一起到酒店与客户会面。到了临近9点时,他还没有到达现场,我们便给他打电话,他在电话里说到“我在路上了,马上就到!” 我们便放心了。

过了20分钟,我们又给他打电话,他在电话里说到“路上有点堵车,一会就到!” 这也算正常情况,我们就再等等。

又过了20多分钟,我们又给他打电话,他在电话里说到“我刚从拥堵地段出来,正在加速前进!” 太好了,他应该快到了。

又过了20多分钟,我们又给他打电话,他在电话里说到“刚才接了个电话,路边停了一会,我都快到XX路了!” 嗯,他忙,我们知道。

又过了20多分钟,我们又给他打电话,他在电话里说到“我都看到酒店的招牌了!” 听到此话,我们走出酒店到路边迎接。

在冷风中等了20多分钟,我们又给他打电话,电话接通后,紧接着传来 “您拨叫的用户正在通话中,请稍后再拨” 我们有点愤怒了。

一个小时之后,他在酒店出现,草草与客户谈了几句之后离去了。

那时候的我很年轻,那时候并不流行“不靠谱”这个词。我们怀着一颗纯真的心,傻傻的等了将近三个小时,而这种纯真却被对方当做了愚蠢,在后续的合作中被坑害。十多年过去了,我现在已经知道,“不靠谱”指的就是这种人。

这种人相信大家都遇到过。为什么他们“不靠谱”,用一个更庸俗的解释就是,他们不诚实。首先就表现在不守时,而且毫无自责感。“守时”是诚信的标志,如果一个人可以毫无愧色的让其他人等待,那么这个人绝不是诚信的人。

那么“诚信”又是什么?不轻易承诺,承诺就必须做到。这是对别人的约定,更是对自己的约定。我觉得,“对自己约定”是更重要的,因为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。

什么是价值观?哲学上的定义是:“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、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。” 简单来说就是,一个人如何看待普遍真理,如何辨别是非。

我告诉你“承诺”很重要,要遵守承诺,于是我便认为这是一个“客观真理”,这就是我的价值观之一。如果大多数人都这样看待,那么我的真理就变成了“普遍真理”。这个时候,如果你对这个真理不认可,所做的行为违背已经被大众认可的真理,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你的价值观有问题(甚至被称为“三观不正”),给其他人的感觉就是“不靠谱”。

对于价值观来说,最重要的显而易见就是“诚信”问题。没有任何人愿意与一个出尔反尔的人合作,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“实实在在”的人。大到对婚姻不渝的承诺,中到规规矩矩欠账还钱,小到在微信里及时回复“收到”,都是承诺的一部分,这是给他人的第一印象。所以,想要“靠谱”,首先就要“重承诺,讲信用”。这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价值观——承诺 (Commitment)


“承诺”的关键是“对自己的承诺”,如果经常违背对自己的承诺,那就变成了“自欺欺人”。例如,定了计划却不着手进行,买了健身卡却不用,工作任务一拖再拖明日复明日。很明显,另一个来自于网络的流行词汇——“拖延症”,就是“自欺欺人”的一种外在表现。

如何克服“拖延症”?我曾经在“时间管理”的一堂课中讲过,要克服“拖延症”,首先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。“拖延症”是不良习惯的累积,而治愈它的唯一方法就是用“好习惯”的累积,去冲淡它。

那么,如何才能养成好习惯?人们常常说,将一件事情连续进行21天,它将从一种“忍受”,变成一种“习惯”。这里所说的“连续进行”,透露出一个信息,那就是要求你必须要“专注”。

“专注”是低效率的克星,正如我正在写这篇文章时的状态一样。家人在客厅里吃饭,我的肚子在叫,可是我一定要将这篇文章写完,因为我知道在我充满灵感的时候,我要抓住最佳的时机,完成对自己的承诺(我今天要写一片有关价值观的文章),无论外界有什么诱惑,也无法阻挡我完成对自己的承诺。虽然在写完这句话时,距离我写完这篇文章还有所距离,但我知道,我一定能完成这个承诺,因为我相信自己是一个“靠谱”的人。

可以说,“专注”是“承诺”的保障,否则“承诺”就会被“拖延”毁掉,而且让你毫无羞愧感。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个价值观——专注(Focus)

“不靠谱”还体现在另一点上,那就是“人前一面,人后一面”,也就是俗称的“两面派”。虽然,大多数人并没有严重到如此地步,但很多人总有一些“不可告人”的秘密。

为什么“不可告人”?一方面可能是正常的隐私,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这些信息“有利于自己,而有损于他人”。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成为“损人利己”者,称为别人的“损友”。

给人“靠谱”的感觉,打破“不可告人”,就意味着要“坦诚”。在中国的政治界,曾经不断有声音提出要求党员干部进行财产公示,很多委员代表勇敢谏言,却一次次被各种人大、政协以“不符合当前国情”为由而坚定否决。大家很明白我举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,而“稳定压倒一切”这个词,恰恰成为某种不自信的表现。说到这里,“靠谱”这个词的意味被瞬间放大,我觉得还是要收一收了。

“坦诚”在某种程度上,也是“诚信”,因为“不坦诚”往往是为了“欺骗”。如何做到“坦诚”?关键是信息透明与开放。当一切桌子下面的事情都摆到桌子上面来的时候,信息才算真正的透明。

善于中庸之道的中国人,有一句话说得很微妙,“水至清则无鱼”。无疑,这句话为“阴暗”留下了巨大的余地。千百年来,无数文人骚客,志士政商,以这句话作为自勉,成为逃避“开放”的充分理由。而相对的,西方文明的三权分立和自由民主,则必须建立在“开放”与“透明”的基础上,最终让西方文明超越东方文明,占据了世界主流。

对于一个人来说,能够打开胸怀,敢于将阴暗的东西放到太阳下晒一晒,将问题暴露出来,也就走出了“靠谱”的一步。而越是敢于暴露,敢于面对质询与责难,则越表现出充分的自信。要记住,饱满的稻穗都是低着头的。越是自信,就越是谦和,越是敢于公开,兼听则明。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三个价值观——开放 (Openness)


对于已经做出开放的人,我们该如何去对待?

很多企业,存在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,那就是“干得越多,错的越多,罚的越多”。单纯以绩效考核方式去衡量一个人的功过是非,往往有失公允,甚至挫伤人的自尊心。而这样做,说明这个企业并不尊重员工,员工对于企业来说,是一种“资源”,而不是“人”。

我们经常看到,在服务场合刁难服务员的人。前两天发生了海底捞一位女顾客因为嫌服务员倒水速度慢,自己倒了10杯水,逼服务员喝下去。对于海底捞这种一向以服务质量作为杀手锏的企业,面对这种顾客,唯有委曲求全,可以想象这个女服务员当时是多么的委屈和难堪。从另一方面来说,这种不懂得互相尊重的人,也必然不是“靠谱”的人。

在服务场合,顾客是上帝,相对服务员来说是强势的,而一个强势者依靠自己短暂的“势力”,欺负一个“弱势”者,折射出的必然是他的内心充满了“级别观念、官僚主义”。当他走出服务场所,来到职场,也必然是“媚上欺下”的人,更可能是一个“欺上瞒下”的人。

合作的基础是相互理解,相互理解的基础则是相互尊重。只有相互尊重,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才成为可能,否则一切合作都将不欢而散,更谈不上互相帮助和互相珍惜。这便是我要说的第四个价值观——尊重 (Respect)


说到这里,已经谈到了“承诺、专注、开放、尊重”这四个价值观,这成为一个人“靠谱”的基础保证,只有做到这些,才具备“靠谱”的资格。

这些容易做到吗?当咱们一个人静思时,相信大多数人都很清楚,自己在很多方面是欠缺的。

为什么这些价值观难以做到最好?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你无法战胜自己的心魔。你总是成瘾般的违反承诺,你总是耐不住拖延的诱惑,你不敢将自己的另一面坦荡的显露人前,你总是不自觉的鄙视身边的人。

我们从小被教育要知错就改,可惜成年之后,这成为了一个人最大的难题。否则也不会有德国总理勃兰特的“华沙之跪”如此惊世骇俗了,甚至让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。一个原本正常的“知错就改”,因勇气而变得如此伟大。

无法战胜自己,就无法建立自己的价值观。为了战胜自己,首先就要拿出勇气,自己说服自己,一定履行承诺,一定要专注始终,一定要开放透明,一定要平等尊重。所以,“勇气”是实现上面所有价值观的内心保证,只有拿出“勇气”,才有可能成为一个“靠谱”的人。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五个价值观——勇气(Courage)


洋洋洒洒写了许多,做个总结吧。想要成为一个“靠谱”的人,就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,而正确的价值观中,五个最关键的词就是Scrum团队的价值观“承诺、专注、开放、尊重、勇气”,做到这五个词,便踏入了“靠谱”的门槛。做个靠谱的人,并且只和靠谱的人合作,是成功的通路,否则一切免谈。

不要沉溺于“不靠谱”为自己带来的短暂利益,否则你必将众叛亲离。

不要担心“靠谱”让自己成为一个傻实在的人,因为你终将赢得未来。


本文作者张璇(ShineScrum学员),由ShineScrum编辑